1.種子
化學成份
枝幹含大黃酚(chrysophanol),蒽棓酚-2,3-二甲醚(anthragallol-2,3-dimethyl ether),二十二烷酸(docosano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2.葉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鮮品搗敷。
3.根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枝幹含大黃酚(chrysophanol),蒽棓酚-2,3-二甲醚(anthragallol-2,3-dimethyl ether),二十二烷酸(docosano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內服:煎湯,6-15g。
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鮮品搗敷。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三尖杉鹼 , 哈林通鹼 , 後哈莫林通鹼 , 高哈林通鹼堿, 三尖杉酯鹼
尖杉酯鹼(Harringtonine)
用於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及惡性淋巴瘤有一定療效。也可用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幼粒及早細胞性白血病等。
台灣粗榧係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在台灣單屬單種的裸子植物,也是台灣地區的特有種。依據文獻記載廣泛分布於中央山脈中至高海拔森林內,大多呈單株散生,數量不多。在經濟利用上,據研究本屬植物之近緣植物其枝葉有抗惡性腫瘤、治癌症之效,而深受植物學家的重視。中國大陸已進行天然藥物的成分分析及藥理研究,從同屬植物的三尖杉( C. fortunei Hook. f.)分離出抗白血病藥物三尖杉酯鹼及高三尖杉酸鹼,並正式將之收載入藥典之中(邱等1997)。
用量用法
靜滴:1日1~4mg,加於10% 葡萄糖 液250~500ml中,緩慢滴注,7~10次為1療程,2週後可再用。
可能有引起白血球細胞下降,多數病人可以恢復。有時出現惡心、嘔吐、厭食、口乾等不良反應。若引起心房撲動,應即停藥。部分病人可有心肌損害。
中文名稱: 臺灣粗榧
學名:Cephalotaxus wilsoniana Hayata
別名:威氏粗榧、台灣三尖杉
科名:粗榧科(三尖杉科)
特性:多年生常綠中大型喬木,高可達10尺。
莖:樹皮縱裂或平滑,深褐色。枝條下垂,小枝對生。頂芽常3枚並列。
葉:單葉互生或近對生,扭生成兩列狀,線狀披針形,微彎曲成鐮刀形,長 3-4 cm,寬 2.5-3mm,先端銳形,基部鈍形,邊緣略內捲。葉表面深綠色具光澤。下表面有顯著白色氣孔帶 2條,中脈兩側各有1條。中肋表裏均凸起。
毬花:雌雄異株,3月開花。雄毬花6至11個聚生成頭狀,著生於葉腋。雌毬花4至12個成頭狀,與新芽並生於小枝頂端。大孢子葉對生,頂端數片各腋生2枚胚珠。
毬果與種子:種實橢圓形,成熟時呈暗紫色,種子卵形至倒卵形核果狀,近於無柄,由肉質假種皮包圍,授粉後於翌年10至11月成熟。
臺灣分布:特產於臺灣全島中海拔,高度約650至2,700公尺間的闊葉林或針葉林中,部分聚生成小族群。分布地點有桃園縣拉拉山;新竹縣觀霧;臺中縣鞍馬山;南投縣東埔山、沙里仙溪、溪頭、翠峰;花蓮縣嵐山;嘉義縣阿里山;高雄縣多納;屏東縣北大武山等地。分布雖廣但族群數量少,屬於小而持續下降的族群,且能繁殖的成熟個體少於2500株,隔離之成熟能繁殖個體少於250株。外型酷似紅豆杉,連林務人員也常混淆,因此常被誤為紅豆杉而遭到盜伐,造成族群數量大量減少,林務局因此也將臺灣粗榧列入稀有樹種加以保護。保育等級列為瀕臨絕滅。
世界分布:臺灣特有種
用途:樹形優美,可供公園及行道樹栽植。觀賞植物、建築用材、薪炭材。
自60年代從其樹皮、枝葉中分離出多種三尖杉酯鹼,對治療白血病及淋巴肉瘤有一定療效後,破壞更爲嚴重,資源日趨枯竭。必須加強保護,大量種植,才能永續利用。
A.降真香瘤節蜱背面圖。B.降真香瘤節蜱生殖蓋片
嚴重時會造成葉片捲曲變形
其造癭節蜱為降真香瘤節蜱,造成葉背不規則凸起的癭,嚴重時使葉片捲曲變形,將捲曲處翻開,可見少數棕色絨毛,其內有乳白色節蜱在活動。癭出現時間由春天至秋末。
降真香瘤節蜱主要特徵在其硬皮板上有很多不連續的縱向短脊,生殖器蓋片上有數十條縱脊。
引用自http://edresource.nmns.edu.tw/ShowObject.aspx?id=0b81d9d8160b81d9d2990b81dbdd490b81dbde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