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Twitter Gplus Flickr LinkedIn YouTube Google Maps
formats

牛樟葉精油成分及化學多態性分析 — 品系建立很重要

牛樟 (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

牛樟 (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

北部某位苗商人稱牛樟造林專家,前次來園,言談中對於牛樟品系之建立的概念嗤之以鼻.說也沒錯,因為站在苗商的立場,只要貨暢其流,有錢賺就好,但若是要朝產業發展,正確且優良的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 品系的建立至關重要,因為你要是種到號稱SE1或SE2你就去了了.

我們摘錄台大的分析試驗提供大家參考.

臺大對牛樟葉子進行精油分析,並確認其化學品系。本試驗利用水蒸餾法萃取26株牛樟葉子精油,溪頭牛樟採穗園建立-葉子精油成分及化學多態性分析牛樟 (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 為臺灣特有樹種,為了瞭解臺大實驗林溪頭牛樟採穗園的品系,收集26株牛樟葉子進行精油分析,並確認其化學品系。本試驗利用水蒸餾法萃取26株牛樟葉子精油,經氣相層析-質譜儀 (GC-MS) 分析共鑑定出58種化合物,精油成分以Linalool(芳樟醇)、1,8-Cineole、β-Selinene、1-Hexadecyne與α-Cadinol為主。26株牛樟葉子精油經氣相層析-質譜儀分析與群團分析後,依精油組成分種類與其含量可分為5種化學品系:芳樟醇型、芳樟醇/1,8-桉醚型、1,8-桉醚型、相對芳樟醇型/α-杜松烷醇型與混合型。有些種苗業者會以香樟嫁接牛樟,在未證實其成株後黃樟素含量安全性之前,請三思.

 

牛樟葉片構造大解密

顯微世界 — 牛樟樹葉片背面觀察(繼續閱讀請點擊左邊標題)

顯微世界 — 香樟葉片背面觀察(繼續閱讀請點擊左邊標題)

顯微世界 — 雜交樟樹葉片背面觀察(繼續閱讀請點擊左邊標題)

牛樟樹的葉裡乾坤

牛樟葉精油成分及化學多態性分析 — 品系建立很重要(繼續閱讀請點擊左邊標題)

牛樟樹葉與芳樟醇 — 真是出人意料的好(繼續閱讀請點擊左邊標題)

牛樟芝的家— 牛樟木

牛樟木材精油成分及化學多態性分析 — 純正牛樟品系建立是王道(繼續閱讀請點擊左邊標題)

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i Hay精油與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生長之關係(繼續閱讀請點擊左邊標題)

牛樟樹(Cinnamomum kanehirai Hay)種植幼齡樹(實生苗/種子苗/組培苗)好 還是扦插苗好(繼續閱讀請點擊左邊標題)

林試所內的大牛樟年輪(繼續閱讀請點擊左邊標題)

魚目混珠的南洋樟(繼續閱讀請點擊左邊標題)

formats

台灣穗花杉(Amentotaxus formosana)生物學

台 灣 穗 花 杉 是 台 灣 特 有 種 植 物 , 只 分 布 於 南 台 灣 海 拔800m-1400m 的原始闊葉林中,茶茶牙賴的台灣穗花杉多分布在山腹濕潤區,且呈現橫向群狀分布,與東側之大武台灣穗花杉群落,及南端之里龍山台灣穗花杉群落,共同連成帶狀區域。 大里力山至渡鴨原山支稜為台灣穗花杉的最北界,里龍山則為最南界。馬羅寺東北方之生育地族群數量僅11 株,茶茶牙頓山至里龍山之中央山脈主稜亦可能有潛在生育地存在,而目前這些區域均未設置保護區來保護本樹種,7 條台灣穗花杉潛在生育地路線,又新記錄了7 處生育地點,分別於大漢山南稜1552 峰西北側及東側、馬羅寺山東北側、茶茶牙頓北稜與馬羅寺東南稜交錯之轉稜點下方、茶茶牙頓山東稜兩側、姑子崙山東稜上坡、渡鴉原山西側稜線上坡記錄有其分布。大漢山南稜東側生育地族群數量,約有538 株。大里力山東稜1256峰生育地有310 株。大漢山南稜西側的生育地有166 株。茶茶牙頓山北稜與馬羅寺東南稜交錯之轉稜點生育地,族群數為108 株。渡鴉原山生育地有51 株,胸高直徑超過15 cm 有10 株。里龍山南稜鞍部生育地有14 株。馬羅寺東北側生育地,記錄11 株。茶茶牙頓山東稜記錄3 株,姑子崙山東稜上坡僅發現2 株。

台灣穗花杉之物候表現中,開花與長葉時間關係上,屬花葉同時生長,當4 月間新葉從芽苞中抽出的同時,亦同時從新葉之葉腋長出彎曲狀的雌花,常2-3 朵聚生。當雌花授粉後,未授粉之雌花即脫落,常留存1 朵(偶2 朵)授孕雌花發育為種實。台灣穗花杉在3 月時各植株陸續長出新芽,葉片部分在4 月份開展,至5 月初葉逐漸由青綠轉為深綠。
花的部分,雄花序3 月從雄植株的枝條末端長成開始抽出,4 月份開放釋出花粉;雌株上具彎曲花梗的雌花,著生於新生的之葉腋處,亦於4 月份前後開出,未授粉雌花脫落,授粉之雌花會發育成幼種實,停滯生長並整年宿存於枝條上,直到隔年的2 至3 月種實才開始生長膨大,4 月時假種皮顏色陸續由綠轉紅,至5 月種實熟透脫落。

台灣穗花杉的種實發芽率與實生幼苗存活率方面,國內目前並無相關的研究。對廣西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特性研究中指出,種實脫離母樹之後並未真正成熟,因為種內的胚胎尚
未分化完成,幼胚胎至少要經歷10-12 個月才會成熟;此外,種實在苗圃的發芽率為86%(陳廷豪1987)。台灣穗花杉與廣西穗花杉無論型態或花果期物候均頗為相似,該種種實發芽特性資料,可做為參考。

台灣穗花杉之枝條進行扦插,結果顯示插穗以60ppm IBA 與40ppm NAA 之組合誘導發根率最高可達46.7%。

台灣穗花杉生育地條件為光度小、濕度高且溫度低。在水分機制及陽光輻射方面,以東北坡之高濕度及全天光空域20-60%之光量環境下,為台灣穗花杉生長之最適環境,偏好酸性土壤及潮濕環境。台灣穗花杉出現之樣區資料,環境因子部分,各樣區海拔介於950-1427 m 之間;地形位置多位於中上坡;坡度介於1-60 度;土壤pH 值介於3.65-4.8之間,屬酸性土壤。

更多相關文章

穗花杉 — 美麗又有內涵

台灣穗花杉(Amentotaxus formosana)之醫藥功能

台灣穗花杉(Amentotaxus formosana)生物學

formats

這不是葡萄—-粗榧的果實

這是在友人山上的粗榧樹下撿取的粗榧種子,看之下與葡萄有幾分相似,剝皮時候有一股特殊的氣味,果肉非常的黏稠,真不知松鼠為何愛吃,就在友人強力推薦下,我也試吃看看,令人驚訝的是,味道甜美,難怪松鼠愛吃.

根據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研究所的博士論文指出,粗榧內含的黃圜酮類具有抗血栓,抗癌以及抗炎作用,其中以黃圜酮34″3-[3-(isopropylamino)-2-hydroxypropoxy]xanthone(34)’,最具選擇性抑制效果.

formats

台灣肖楠之生殖週期

台灣肖楠每年從三月至十月底萌生新葉與側枝。六月中旬到七月初,雄毬花萌生於枝條中間,並持續發育至九月底。六月底到七月中旬,雌毬花由末梢腋生營養芽所轉變。苞葉出現時,有絲分裂快速增加,雌毬花已顯而易見。軸上每個苞鱗片有2個胚珠。台灣肖楠雄毬花與雌毬花在二月中旬結束休眠,小孢子於二月中旬萌生,授粉約在二月底。授粉期約為兩個星期。4個胚珠同時分泌授粉滴,花粉掉落後被授粉滴帶進珠孔。花粉抵珠心前,於授粉滴發芽與伸長。授粉滴在珠孔消失後,珠被之細胞伸長封住珠孔之孔道。花粉管在五月底穿透珠心,此時花粉管的生長緩慢,到六月上旬,花粉管快速的伸長到藏卵器頸細胞的表面。二月底大配子開始萌生,但此時雌配子體並未成熟,直到五月底之前都還未授精。雌配子體形成藏卵器群,內有4〜6個藏卵器,通常只有1〜2個授精。授精後,胚胎在前胚期的發育與藏卵器的大小與形狀,存有很大的差異。台灣肖楠的胚胎發育屬於分裂性多胚。胚在八月中旬成熟,大部分種子在九月到十月飛散完畢。每粒毬果具有潛力的種子4粒,但平均僅1〜2粒為飽滿的實粒。

formats

台灣原生林木二氧化碳之吸存潛力比較

牛樟樹

牛樟樹

林俊成等(2002)針對常見的7種造林樹種之二氧化碳吸存潛力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樹種的二氧化碳吸存量,以闊葉樹種較佳,在林齡20年生時每公頃之二氧化碳吸存量,以相思樹380.31公噸最高,光臘樹345.11公噸第二,台灣櫸311.05公噸第三。針葉樹之二氧化碳吸存量則較闊葉樹為低,其中以肖楠249.08公噸第一,柳杉122.10公噸第二,杉木112.35公噸第三。又依吳俊賢等(2005)研究,10年生相思樹每公頃的二氧化碳吸存量為155.00公噸。可見台灣闊葉樹人工林之碳吸存潛力很大,尤其是原生樹種台灣相思樹之碳吸存量很高,木材質地堅硬又色澤美麗,可做成各種高級家具,也是優良的木炭原料,將來若能選育出優良種源的台灣相思樹,生長快速、樹幹通直,其有可能成為台灣林業的明日之星。

造林時若是採用牛樟樹造林,將對造林地更增經濟效益。

若您也有土地荒在那裏不知道如何活化,歡迎與我們連絡

0956749016  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