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5 牛樟哥。新竹報導
牛樟樹是台灣特有樹種,因為用於培育珍貴的牛樟菇, 因此極具以經濟規模種植。本文將分享宏洋農業開發,如何以將農業科技融入牛樟樹造林,以解決牛樟樹造林所面臨的種種問題,並且創造新的農業經營模式與商機。
摘要
傳統造林的初期在經營上,最大的困擾就是造林地裡那些割不完的草,所衍生龐大的人工費用,其次就是如何創造短期的收入,用以支持造林長期的支出,因此如何藉由現有的資源改善此一問題,是一極具產業價值的議題。本文將探討宏洋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如何從農村現有混農林經營的經驗中,在循環經濟的基礎上,將造林撫育流程的再設計,使得投入的資源與產生的廢棄、排放達成減量化的目標,以達到林場永續發展、零浪費,與所處的環境、資源共生,並結合數位創新、生命教育的動物管理與遊戲系統,讓林木化身森林數位管理裝置,也可以管理小公雞,讓小公雞成為手機遊戲裡的寶貝,賦予小公雞新的生命與價值。此智慧混農林業創新經營模式可降低林業經營者造林初期的除草成本,避免噴灑除草劑與農藥,發展安全無農藥的林下經濟;協助蛋雞孵化場減少絞殺初生小公雞,降低廢棄處理成本;提供宗教界一個不會危害環境生態,以及具有搶救需求的放生護生方案,讓放生成為生命教育的重要項目。
關鍵詞 : 混農林業、循環經濟、智慧農業、生命教育、林下經濟
壹、前言
傳統林業經營主要以採伐林木獲取收益,而林木從栽種、撫育到採伐,往往需要20年,在這段期間,林業經營者需要長期投入人力與資金,因此,雖然政府以獎勵補助的方式鼓勵民眾造林,但成果依然有限。根據筆者實際的造林推廣與管理的經驗中發現,多數民眾一聽到造林因為無法在短期內回收,而且還要不斷的投入,因而聞林止步,不願投入。以筆者撫育一甲牛樟樹造林前三年的經驗為例,單一割草工作,每年就花費近10萬元的支出,占了總支出的80%以上,人力除草之付出成本偏高(黃明進,2018)。因此降低林木撫育費用,是一極具產業價值的議題。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2012年世界森林狀況報告所指「保護森林的最好方法,就是永續地經營管理森林,並從其產品和生態系服務功能中獲益」。研究指出,有96.1%受訪民眾表示,施行週休二日制度後,對休閒林業區的設置有其需要,認為林業單位或林農應開發休閒林業區,以提供國民更多的休閒遊憩場所(羅義嵩,1998)。
休閒林業係利用林業生產環境、生產過程、林業產品及農村自然與人文景觀作為休閒遊憩資源之新興事業,可於休閒林業設計相關活動,如「產品與知識體驗活動」、「體力與技術體驗活動」與「民宿體驗活動」等三類型(羅義嵩,1998)。如何將農、林、牧業價值鏈系統裡面各式各樣的經濟活動進行檢討與再設計,設計出林業經營者與遊客皆受惠的林業創新經營模式,是本文探討之重點。
貳、現況與問題
一、造林現況
林業經營須符合經濟性、公益性及永續性等三大原則,若非森林經營足以產出有價值的木材收獲,而僅是發揮增加碳匯、水土保持、國土保安、淨化空氣、調節微氣候環境及提供各種生態系服務等功能,則林業經營則成為一項無利可圖的公共財。自從農委會於1991年宣示禁伐天然林並限制年伐木量後,臺灣地區林產業亦大幅萎縮甚至停頓。而林業主管機關將「林業」限縮於「林木」生產利用,忽略森林副產物生產及其他森林服務功能之經營,造成林業經營收入不及支出,所以產生「利不及費」一詞。而私有林地的經營者多半都是長久處於經濟弱勢的林農,因此國內多數私有林地疏於經營或閒置荒廢,導致雜木叢生;又由於政府法規的限制,成為推動獎勵造林政策的最大障礙。
二、放生亂象
佛教的放生觀念出自於大乘佛經,唐、宋以降,宗教放生活動在中國與西藏地區盛行,《梵網經》説: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在《學佛群疑》中聖嚴法師解釋道,放生的意義在於增長慈悲心,並升起眾生的救濟心,而在實作上是隨緣救護,對生命不起差別心。
目前動物保護團體、生態保育學者以及反對放生的宗教團體(如佛光山)等都對現今放生活動提出反省,原因是造成的生命死亡與放生後的生態破壞。《全台宗教團體放生現象調查報告》指出,放生的動物在放生的過程中即有過半的死亡率,加上放生的地點並非該物種所屬環境,其結果易導致動物的不適應或波及原地區的生物,造成嚴重的生態失衡甚至是物種的滅絕,而大量放生的需求與販售的鳥園、魚店構成了利益同盟,使得放生成為商業化行為。凡此種種行為,形成一種功利化、形式化的關係,不僅破壞了生物鏈,更沒有領悟到放生的真理(依空法師2005:14-15)。
唐、宋以來,國王與民間,有眾多放生院、池的成立。例如福建鼓山湧泉寺,寺內有放生院,有專人負責管養信徒送來放生的雞、牛、馬。又如西湖一帶寺院,多有引溪水成池而放魚。由此得知,放生應放在受保護或特定地區,如此被放的動物才能平安的度過一生。放生是希望能延長其壽命,我們更應該有考慮、照顧放生後的責任(聖嚴法師1996)所以很顯然地,佛教放生是一種過程,而護生才是真正的目的。
三、被廢棄絞殺的小公雞
蛋雞孵化場的小雞破殼而出的當下,就要篩選性別,只留下有經濟價值的母雞產蛋,那些不會生蛋的初生小公雞,因不會快速成長或增重,而被視為沒有經濟價值的「廢棄物」,統統丟進機器活生生絞碎或被打包窒息死亡。
據報導,在法國每年就要撲殺5千萬隻小公雞。在香港每月有高達十萬隻初生小公雞,大部分當確定性別即被放入垃圾膠袋,雞仔缺氧窒息死亡,過程又痛苦又漫長。活健禽畜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郭銘祥表示,港人飲食講究,有「食母不食公」的傳統,一來怕吃公雞「燥毒」,二來鍾情母雞雌激素豐富,口感較公雞豐滿且富彈性,令母雞叫價較高及暢銷,公雞則乏人問津。在美國養雞場的蛋雞數量隨便就超過100萬隻,每年更是有超過2.5億隻的小公雞活生生地被丟進絞碎機。在阿根廷的一個農場,也以這種手法殺死多達900萬隻的小雞。
這種絞碎或悶死出生小公雞的情況,在工業化的養雞場是非常普遍。美國蛋農聯合協會(United Egg Producers)發言人Mitch Head曾經說:「很不幸地,目前還沒有只能夠孵出母雞的方式。如果有人想要這兩億隻公雞,我們很樂意提供給他們,但市場沒有這種需求。」雖然2015年時德國曾嘗試立法禁止絞碎小公雞這種例行做法,卻於2016年被議會推翻了,至今,德國每年約有約4500萬隻小公雞遭殺害。
參、趨勢與機會
一、循環經濟
自工業革命以來,線性生產消費模式一直是工廠與民眾的習慣,也就是從自然環境開的採原物料,經過加工製造成商品,直至民眾購買使用後,就成為廢棄物,最後再直接掩埋或焚燒。此種線性生產消費模式,不僅浪費大量的資源,更造成不可回復的環境汙染。
循環經濟是指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進行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活動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2008)。循環經濟揚棄傳統開採、製造、丟棄的線性經濟模式,而具有可回復性和可再生性,其特性是透過新的設計,在一條完整價值鏈的系統裡面,檢討各式各樣的經濟活動,建立資源循環圈(Elle MacArthur Foundation,2013)。循環經濟在傳統廢棄物減量(Reduce)、回收(Recycle)、再利用(Reuse)的3R之外,加入再包含社會體系與思維的再定義(Redefine)與再設計(Redesign) 的2R (洪志銘,2017),使整個系統產生極少的廢棄物,甚至達成零廢棄的終極目標,進而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衝擊的矛盾。
在台灣早期的農村裡,常常可以看到農、林、牧混合的型態,也就是農家會在果樹或是樹林下放牧雞、鴨,除了成為早期農村肉品的來源,還兼具果園管理之功能,例如雞為了吃蟲,就會在地上扒草找蟲吃,除了控制蟲害,更控制了果園地面的雜草高度與密度,省去大量割草的勞動支出。當雞、鴨排泄於地上的糞便,則成為果樹或是樹木的天然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