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Twitter Gplus Flickr LinkedIn YouTube Google Maps
formats

編織藝術創作之路~劉卉羚

2019/11/29   牛樟哥 。汐止報導

作者:林正國

前言

以前本刊所介紹的以中國傳統為主,日韓其次、歐美再次,這一期特別參考夏洛特的實際體現其所謂幸福的布置法與讀者分享。她是英國人,在家文字工作者,研究丹麥人追求幸福的生活方式,融和英國荷蘭北歐諸國的資訊加以探討,(a celebration ofsimple pleasures. living the Danish way, Charlotte Abrahams著作,廖亭雲翻譯,幸福丹麥流,HYGGE! 每一天愉悅舒心生活提案)。
探討題目包括家在那幸福就在那,料理不分主客,飲食法,完美家庭迷思,沒有人是孤島可以離群而居(社區營造),放鬆是最美好藝術,簡樸帶來愉悅,專注當下樂趣無窮等是一部包括身心靈的巨著,有很多本刊在第三周年起始的探討之概念。本期參考她的思維著重在社區營造和陋室裝點的西式概念介紹與大家分享,盼能提升更深層次的內涵~~居家藝術。

社區營造

她居住的村莊有讀書會、合唱團、縫紉的小圈子、電影之夜、還有小店等社交機會相當充分;英國的村莊人口應不會太多,有這麼多種社團已足夠有餘。令我興趣者有二:這些社團是人間住民自力開設的;或社團是政府補助輔導的。在國外我認為政府輔導較不可能,而國內則非有政府協助就可能社團為零,因為沒錢無法辦事。在國外應係住民賴已為生的行業了。

夏洛特說這是社區建築師與都市規劃師的建築規範,把設施與開放空間留下來,然後就是社區全員負責打造。這是新世紀來臨的創新,共享空間(shared space)與地方營造(place making)。現已流行於英國、加拿大、阿姆斯特丹、瑞典等,特色為屬具有大量人行道與社區花園的示範社區,而丹麥更是領先。

1967年全球首個共同住宅計畫在哥本哈根近郊的蘇德姆社區,共住有五十戶家庭,決定打造成新形態的村落,響應一位作家標榜的 “一位孩子應有一百位家長”概念,社區內共有托兒服務、共有家物服務、以及更強大的社會凝聚力。這裡有私人住宅、公共庭園、及可供用餐及開會的社區大樓,此法傳遍整個丹麥,甚至流行到北歐其他國家及美國。

而在我們這裡要分兩種情況來說,一種為現代化高樓大廈之建築的社區,建築師會留有社區活動空間如停車場、卡拉OK、咖啡廳、運動場所、休息場所等,由委員會自己經營或發包出去委外經營,用有限公平的點數控制法,讓住民去享用依社區委員會預算每戶最低可用點數,超過就得付現,主要提供住民運動健身場所,及休閒休息享樂的地方。另一種為古老村里由有興趣者,發願自立或鼓吹住民來建設,同時向地方政府報告可否納入政經單位的輔導對象雙層進行,硬體面的美化,軟體面的人文歷史蒐集整理,當達到一定程度,住民或其朋友會於適當時機投資配合的設施如餐廳等等。

夏洛特的居家設計~~平房的幸福設計

一個樓層的平房,在夏洛特的研究與幸福結合的設計,看了之後沒有不被人嘆為觀止的,依這種概念打造成可以提供幸福的居家,詳細設計概念原則分述如下:

樸實無華的專屬角落

開放式格局,二戰後的一項天才發明,更現代更以家庭為中心的住宅思維,避免太多獨立房間,更寬敞多功能開放空間,家人共處為出發點,小而舒適溫馨。

分區設計原則為運用家具在較寬敞的空間創造出溫暖的角落,書架就像一座迷你牆,分隔出廚房/用餐/起居空間,可供在爐火旁邊聊天和懶散的躺在電視前區;窗台(在牆壁挖出的等寬窗戶形陳列架)陳放手工製陶瓷器、充滿特殊回憶的物品、漂流木、木製湯匙等等。

簡樸和走一步算一步的文化價值卻從未凋零,Hygge反意詞就是過度,絲毫沒有炫耀概念。

Hygge居家環境,美得低調,為生活營造出舒適且療癒的背景,簡樸、溫馨又有美景的遮風避雨之處,居家功能一應具全,外觀如何醜陋也無傷大雅了。

居家核心設計原則

夏洛特的設計原則有四條,燈光要溫暖、每個角落溫馨化、幽美的家具、裝飾需能撫慰人心等。其中元素有吊燈、桌燈、落地燈、蠟燭等。幽美的家具除發揮它的功能外,用來隔成適當的角落,然後使用層層堆疊的布料,來撫慰人心,詳細內容如下簡介:

溫暖的燈光:

結合吊燈、桌燈、落地燈讓屋子每個角落都要有,才能感覺舒適溫暖。壁爐要有煙囪,如沒有煙囪用假火燈,可比暖氣或地板加熱氣氛還好;或者用大量蠟燭。柔光燈罩選擇有三:不易燃的塑膠、軟質內理燈罩,光線只在罩內反射(或用布質紙質,讓光透出燈罩,讓光線更柔和)、散光罩,用再懸掛式燈罩環狀底部,確實遮住燈泡;暖色調燈泡,鎢絲燈泡產生比較高溫光線,LED可調出不同的色溫。

溫馨的角落:

從小空間著手,小形且功能單一的起居室,讓家具遠離牆壁。房間中央鋪上地毯,各個角落擺上適當的環境燈光,加上地墊點綴,椅背披上柔軟布套;如果開放式或多功能房間,利用家具分隔出親密的空間;壁爐、地毯畫分界限、幾張靠攏的椅子、臥室椅子或沙發。

低調舒適優美的家具:

舒適度、品質、與低調的美感。預算夠的話可以買大師級的或跟著大師腳步的現代設計師也可以。古董難買得,現代的倒很容易,條件有木質且實用,如椅子可坐圓潤豐滿,桌子要堅固,簡約,俐落線條,造型簡單,手工製才能顯出工藝精神,可以一直傳給下一代。其中沙發(柔軟可容納全家人尺寸,層層堆疊抱枕,毛毯和布套);餐桌(堅固,日常且適合共用規格,橢圓餐桌最棒,如空間不夠則用狹窄的桌子及長條椅子代替)最重要。

撫慰人心的裝飾:

大量使用層層堆疊的布料,如沙發上的抱枕及椅背上的毛毯,木板上的地毯,天然素材及色調鮮明的布料,各人化特色;牆上掛滿家庭照片,咖啡桌或壁爐上展示個人收藏品,選擇手工製品如手拉出陶鍋或抱枕上刺繡,如自己不會做委外製作也是不錯的選擇,將餐具展示在層架上,或玻璃櫥櫃。

筆者建議:

讀者可以按照這四項原則在自己現有家裡或預計新買的房子進行紙上作業,結果一定可以像筆者一樣自己模擬規劃的功效。依現有家裡模擬,可以作為換新布置的解決方案;想新買房子可作為判斷選擇之參考或必要裝潢時的決策。

毛線鉤織法構建撫慰人心裝飾的專家劉同學

本期推介一位學生,自行學習,勤練三年成為興趣,如今可以為人師表的快樂學習有成的劉卉羚同學,字玥澄,新竹縣芎林鄉人,大學二年級,中文系學生,從高中開始啟蒙,她可以以靈活智慧,輕巧的技術設計製作許許多多的毛線鉤織成品,擺在床上、沙發、或椅背、窗台等使起居間等都能擁有撫慰人心的裝飾,學習過程及經驗分享目錄如下:

一、緣起~~學習過程

二、初試啼聲

三、牛刀小試

四、漸入佳境

五、小有心得

六、經驗分享

(一)、毛線的介紹與種類
(二)、鉤編技巧
(三)、鉤編的交際與社群性所帶來的雙贏經濟效果
(四)、鉤編的傳承與創新

緣起~~學習過程

拿起手機,隨意瀏覽著一件件手工藝品的教學影片,手指在螢幕上滑著滑著,串珠項鍊、橡皮筋手鍊、毛線玩偶、刺繡、毛線圍巾……毛線玩偶?停下往上滑動的手指,我趕緊地往下滑了上去……鉤針編織玩偶/花仙子系列擺件/薰衣草玩偶,教學影片中的紫色娃娃,就這樣的,化成了一把鑰匙,穿過了我的腦海,進入了內心深處,打開了那個塵封已久,裝滿著童年回憶的寶盒。

童年,曾擁有一個以線組成的紫色娃娃。數根尾端繫著結的子粗線是她的裙擺,圓潤白淨的小臉蛋上除了有一對烏溜溜的眼睛外,還垂著幾根卷卷的棕色髮絲,纖細的雙手和腳個串了一顆又圓又光滑的木珠……很簡單的一個娃娃,但我而言,她卻像個仙女或公主般的存在,氣質總是那麼地嫻靜,面容總是那麼的純真,是我一直仰慕著、嚮往的感覺呀,所以對這個簡單的娃娃一見鍾情,彷彿一知己一般,望能一直形影相隨著。

印象當中,與她相處的時間不是很多,記憶中的影像總是片片段段的,有時拿著她到田裡陪外公外婆農作,有時抱著她跟著父母一起出遊,有時摟著她一同入睡……直到她失落在時間的洪流當中,成了回憶──直至今日,依舊沒有將她忘記。

初試啼聲

抱著想復刻這個娃娃的期待,便到書局買了相關的材料,毛線、棉花、鉤針、珠珠……等一切材料就緒,便著手跟著教學手忙腳亂了起來,甚麼辮子針、什麼引拔針、什麼加針減針,一大堆我聽都沒有聽過的編織名詞,到底這些針法的用處、原理、方法是什麼我全都稀里糊塗的,呆著腦笨手笨腳的,只能一步步地看著教學做到哪,我也做到哪,然而,我這個大菜鳥的編織速度與技巧,自然是跟不上心靈手巧,與經過長時間同日月星辰一起盈科後進的「師傅」,所以常常還必須將教學或暫停或倒轉,才能或加快速度或拆線重新開始……經過長時間的奮鬥與磨歷,娃娃的身體終於鉤好了!接下來便是接著繼續鉤織頭的部分,又是再接再厲的開始了!

駑馬十駕,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一個還算是有模有樣的薰衣草娃娃誕生於我的手中,有如慈母望兒,不管這個娃娃到底有沒有被我做得不堪入目,但於我來說,她是意義非凡的代表,不論是代表我對新領域的嘗試、不論是我對童年的懷念或嚮往、不論是對心願或夢想的達成,都是如輝煌閃耀的星河般雋永,且獨一無二無法取代的回憶。

那年我將要升上高二,那個放棄了中醫暑期營隊,必須要進行數學重補修的暑假,或許就是因為這段童年的回憶,讓我好似看見了希望,讓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興趣,或許的天才。

牛刀小試

也許是因為之前有嘗試並深入地把玩一番,所以對組織原理差不多的毛線上手度很快,不出幾日,另一個相似於薰衣草娃娃的蒲公英娃娃也順利產出,接下來我似對毛線玩上癮了般,開始瘋狂的在影音平台上尋找各式各樣的編織教學,杯墊、花毯、圍巾……到後來更捨棄了影音的教學,開始嘗試書面的文字教學,短針從此變成了X、長針變成了F,SL代替了引拔、CH代替了辮子針……;更多更複雜的玩偶,更多的零件,更多需要縫合的地方,更多新穎奇特的技巧,一個作品的完成時間加得更長了、心思需要花得更多了、耐心與專注需要更多的投入了……。

一個自己的世界,靠著自己精進,任著自己奮發,縱著自己去探尋更多杳無人煙的道路,在這裡沒有老師督導,也沒有同儕的競爭,就靠著自己向前突破,累了就停下來歇一會兒,餓了就坐下來吃一餐飯,睏了就以天地為床與褥,說也奇怪,當稍作休息時,也懂得分寸,一到工作時間,又開始如忙碌的蜂一般勤勉,如愚公般鍥而不捨,如金烏般規律得東起西落,只為更加地精進這個興趣,只為讓自己活得更加開心,只為讓生活不再只有書本與八股的圍繞,只為能為自己抓住幾許,這走個不停的光陰。

漸入佳境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習是復習、預習、練習,而其終極目標是為實踐,既累積了不少的基礎、練習得也差不多熟悉了,那就該試著實踐一下心中的想法吧!

我抱著不試不成功,試了不後悔的心態,剛開始先改造了花草娃娃的造型,加了小裙子,加了花邊,加了珍珠,終於,一個自己心中娃娃的成果誕生了,不過這還不能夠滿足我想要更加靠攏「創作」的心,記得在那次的嘗試不久後,我在網站上看到了一隻超級可愛的毛線貓咪,苦尋仍無任何的影音上或書面的教學,於是,突發奇想,想試試看自己能不能也仿作出一隻差不多一樣的貓,此想法一出,話不多說,馬上動起手來了!動起手來先觀察貓咪的編織紋理,大致確認加真要加到多大,頭是偏扁、圓、長?身體又配合著頭要多大?手腳又得配合全身來確定大小……觀察記錄過後就開始真的動手編織啦!

雖然有先前的仔細觀察,可是在實際鉤織時,仍是不停的鉤鉤拆拆,一下子是頭鉤得太大、一下是手鉤得太長、一下是耳朵太尖,好不容易各個肢體零件都確認了,接下來還得組裝縫合在一起,一下雙手縫得一前一後,一下耳朵又一高一低,尤其口鼻的地方最難縫……就這樣往往復復,復復往往,一隻可愛的貓咪終於從2D影像,變成了3D實體玩偶,真是喜不自勝,把玩間,一股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再之後的創作便是到了18年,當時手機遊戲旅行青蛙在亞洲興起一陣潮流,不管男女老少大家都養著自己的蛙兒子、蛙女兒,而我也不例外,也有一隻叫萏萏的可愛蛙女兒,與眾不同的是,我的蛙女兒是毛線鉤織的,是實體的可愛小青蛙。創造蛙女兒的路可比製作貓咪的路還要坎坷,貓咪的頭部,就是一顆圓球,上面再加裝五官罷了,但蛙女兒的頭可就不是了,首先,根據遊戲裡的形象,青蛙的頭是偏橢圓形,眼睛和嘴的地方突出,鉤織時就得使用加針與中長針或長針針法來出顯,下巴的用線要從綠色換成白色,確定了思路,便開始著手製作了,說起來也好笑,第一次做的樣子一點都不像青蛙頭,反而像是顆蛇頭,天哪,繼續再接再厲吧!第二次嘗試依舊擺脫不了蛇頭的樣子;第三次,才終於抓到訣竅,終於有青蛙的樣子啦,但相似度還是不夠高;第四次,感謝老天,一顆青蛙頭終於被我琢磨出來啦!整體的進度,也因頭部的完成,往前大大的推進到了百分之六十,剩餘部分的難度也沒有這顆頭那麼困難了。身體呢,根據頭型也是呈橢圓,背後有凸出的小尾巴,胸前也是需要換成白線。相較於頭和身體,手腳變顯得太容易了,不過手腳掌的部分需要花一些巧思囉。

經過兩次的仿創,感覺自己對於毛線的控制與應用能力變得更高了,希望這些成功過程與經驗,都可以化作養分與動力,滋養與激盪出日後的獨立創作。

小有心得

或許每個人都有命定的興趣與天才,直到現在才知道,童年的紫色娃娃是劑良方,而她的消匿是道藥引,引著我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暨天才──毛線鉤編。

至於是如何認定的呢?當我發覺,自己能夠在鉤編作品時全神貫注,並耐心地完成一至多件的作品,甚至吹毛求疵地極度地追求完美,只要針數不對,決不會用偷吃步的方法進行彌補,一定會將錯的地方全部拆掉,再重新鉤織一遍,更甚是只要自己看不順眼的地方,也會整個拆掉再鉤一次,等等。我的同學常常驚嘆到,我真厲害,能做那麼需要耐心的手工藝,我也很意外,其實我的耐心也不是說很好,但就是在鉤織時,能感受到一種說不出的靜謐詳和,使人體會到反璞歸真的清閒,自然便感覺不到厭煩啦,因此便可以一直持續地進行手邊的作品,直到完成的那一刻。

一根鉤針,除了能夠編織出大大小小的編織作品之外,也有安定心神的功能。從小就喜歡接觸手工藝的我,體驗過各種不同的手工藝的種類,唯獨對毛線的編織獨有情鍾,總覺得一根毛線,透過勾針的牽引、迴繞、打結,便能創造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品,大至器物家具,小至隨身配飾,大至動物的身形,小至花朵繽紛,透過一根毛線便能創造出這世界上的多彩多姿,是何等的神奇不可思議呢?

經驗分享

(一)、毛線的介紹與種類

毛線的品種百百款,在這裡介紹給想要進入毛線圈的朋友們一些基本的,也是最常使用的線材材質。

1.棉線:

最常使用的線材之一,含棉量通常50%以上。以股數的多寡,表示線材的粗細。鉤小玩偶或配飾使用4股棉線,鉤大一點的玩偶可使用5股棉線。線材質地柔軟滑順且有彈性,因此在鉤織時應注意手勁不宜過度用力,以免線材拉長變形。適合製作各種玩偶、(貼身)衣物或各種起居用品。

2.壓克力線:

最常使用的線材之一。粗細多標示於外包裝的標籤上。線材質地稍澀且硬,線段邊緣容易起毛,較不能承受多次的拆解。適合製作各種玩偶或較不貼身的起居用品。

3.蕾絲線:

常使用的線材之一。以號數大小作為粗細的劃分,號數越大則線越細。線材骨性佳,具有光澤。適合製作花樣複雜的衣服,或各種強調紋理細膩的玩偶與各種生活用品。

4.空心紗:

時興的線材之一。粗細較無標準可依。線材具骨性,有金屬光澤。適合用來裝飾各種毛線成品,或可鉤玩偶、包包、帽子等各種生活用品,但較不適於貼身衣物。

(二)、鉤編技巧

鉤織成品的完整性,照個人的審美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或標準,但仍有一些客觀時用的技巧可以提供給各位參考。

1.手勁的鬆緊:

手勁的鬆緊決定了成品的大小,也決定了在相同的大小之內,需要的針數多寡。先就手勁鬆而言,成品針目間的空隙較大(鉤玩偶或人偶時,手勁不宜太鬆),因此織物較為柔軟;手勁緊的話,成品針目間的空隙較小,因此織物較為硬挺(鉤衣服或圍巾時,手勁不宜太緊),在一定的長度大小之內,所費的針數較多。相同的一件作品當中,手勁盡量能夠一致,否則形狀大小會有所相差。

2.棉花的填充:

鉤織作品有需要塞棉花的地方時,應盡量塞滿塞緊,還必須塞得均勻,否則成品易有表面凸起或凹陷的瑕疵。

(三)、鉤編的交際與社群性所帶來的雙贏經濟效果

在毛線圈當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交際活動,稱為團鉤,團鉤又分免費團鉤與付費團鉤兩種(收費依各種不同的活動,會有不同的標準)。在此活動當中,會有人創作出獨特的編織作品,稱為原創,大眾可透過參加團鉤學習,或享受到原創對其創作的教學與指導,不管是付費團鉤或免費團鉤,皆須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並且向原創繳交成品的照片,才算完成該項活動,而該項活動的作品之作法圖解,僅用於私人,但不得公開、散播、轉售,違者經原創查明屬實,可依其侵權行為,提出法律訴訟。

在這個活動當中,有眾多的興趣相符的民眾在鉤織上相互討論、解答,或在生活上大家也樂於分享自身經驗,提供給需要者參考,就這樣,一個小型的互助團體便誕生了。另一方面,原創透過這個活動,能以自己的作品,吸引許多民眾的參加,而他們完成後,透過社群媒體所繳交的成品照片,能為原創吸引更多的粉絲,進而增加自身

的曝光率與知名度;而喜歡原創作品的小粉絲們,可以透過參加活動,得到原創所設計的編織作品的製作方法,以相對於購買成品還便宜的價格,就擁有了這個成品,而且還是出於自己手中,各種配色喜好能夠自己調整布置,直到完成自己喜歡的成品出來,並能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不管是原創作者還是愛好編織的民眾,都能在這個活動當中,各取所需,各為所需,形成了一個雙贏的經濟效果。

(四)、鉤編的傳承與創新

有些人,或許對手工藝有一些成見,認為充滿著規格化與標準化,大量的複製製造與粗劣的生成品質,以低廉成本就能夠賣得豐厚的利潤等等。但我堅信,這個絕對是對「手工藝」這個名詞的嚴重誤解,因為凡是涉及藝術的產業活動,其創作需要技巧、熟練度,以及一定程度的美感,因此跟大批量生產的機械製造方式不同,手工藝需要通過一定的藝術構思,以手工作坊的方式加工製作,製作的產品稱為手工藝品,一般承載著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有些藝術家在製作手工藝品時,往往都會加上屬於自身或民族意義的藝術元素。因此手工藝品絕對有別於工業商品,兩者間的源頭、意義與目的都是背道而馳的。

毛線編織的活動,最早能追溯至1800年,而人們開始使用鉤針來鉤織的時間則可追至18世紀,興盛於19世紀,而其使用的目的相當特別,是用來縫補破損的蕾絲製品,因為這樣會比買一件新的還要便宜。直至現今,鉤針與棒針的運用可謂到了一個巔峰時期,只要是這個世界上的各種物件、動物、植物,都能以編織的狀態呈現。時下在編織全中流行的團鉤活動,也藉由各位原創作者,微型地競爭激盪出各種不同風格的作品、越來越精緻的創作、更別具意義的,因著個人情懷審美而生的「藝術品」,使毛線的變化越來越無窮,越來越驚喜,使毛線編織作品滿目琳瑯、各具春秋,讓毛線編織的歷史更增顏色──風華萬千,雋永不朽。

劉卉羚編織藝術作品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Home 生活藝術 編織藝術創作之路~劉卉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