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生長於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因地區的不同,而有三個亞種。
從北而南有:
1.中國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海南島的莞香樹(Aquilariasinensis Lour.)
2.寮國、高棉、越南的蜜香樹(Aquilaria agallocha Roxb.)
3.以及,產於馬來西亞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鷹木香樹(Aquilaria crassna Pierre.)
這三類,以下就分別簡述於後。
中國莞香樹沉香:
中國大陸所產的沉香,在中國醫藥學中記載頗多,如:《本草綱目》引《日華子本草》中說有「調中、補五臟,益精壯陽、暖腰膝,止轉筋、吐瀉、冷氣,破症癖、冷風麻痺、骨節不任,風濕皮膚癢,氣痢」等等好處。《本草綱目》引《別錄》則說有「治上熱下寒,氣逆喘急,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的功用。 不過現代的中醫學則認為它在「行氣止痛,降逆調中,溫腎納氣」上較有功效,並沒有上述古代文獻中說的那麼神奇。目前有行氣止痛藥方「沉香四磨湯」一帖,即與烏藥、木香、檳榔配伍十分有效,沉香粉每次用量1到1.5克 ,磨粉沖服,但因沉香辛溫助熱,所以陰虛火旺者不可用。此外,治喘促、月經不調、小腹痛時,以1 錢沈香粉配甘草、砂仁、香附為散劑稱為「沉香墬氣散」,用薑湯送下。 若治胸中積年痰熱,則以1錢沈香粉配木香、半夏曲、黃蓮、甘草泛為丸,淡薑湯送下,稱「沉香化痰丸」。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沉香藥方,「沉香均用細粉,入湯劑多沖服,用水煎則損失效力。」所以坊間流行用沈香塊煮茶湯,若量少,恐只有芳香健胃的作用,若量多常飲則有去痰、治喘促、鎮嘔等作用,但當有肝腎疾病或體虛火旺時,就成了火上加油,切記不可胡亂服用。
莞香樹原生於海南島全境,廣東茂名、化縣,廣西陸川、博白、北流等縣,此外雲南、貴州山區宋代之前產量很大,目前則以海南島出產最多,當地稱為「土沈香」。此種沉香產品分為三級:最差的三級香木,是只有香脂線紋,而沒有結香的原木,這種乳白色疏鬆木質俗稱「白木香」,木心及樹皮有極淡的清香氣,且因質輕又防蟲蟻有清香,是很好的床板與櫃子的內隔板材料。雖不能入藥,但因沒有雜味,碎木打粉後,是極好的香品助燃添加物。
市面上莞香樹沉香中等的「二級香」,多為人工結香,很少能沈水的,主要用來配藥,若要結得好香,至少要三到五年才有可能。 產地種香人賣香的價錢,是按結香時間長短來開的,通常「一年香」一公斤僅數百人民幣,二年、三年香的價格,就乘2乘3以此類推。 「五年香」以上就是「一級香」了,色深沈水者亦可入品,香氣清新雅緻,但多有生青氣味。一般打粉多用一年、二年沈香,因油少煙稀,悶香時氣味十分甜涼,也不必添加其它雜粉來助燃,可說相當好用。 此外,這種生香粉亦可與其它任何一種香粉配伍,均可降低粉中油脂、增加清香氣,和有助燃的功用。
莞香沈的上品都是雨林中的野生香,但這並不是說野生香都是上品,年份不夠的成色自然不好,不過多年結「生香」通常都能入品,而「熟香」的品質更高。根據海南島儋州市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及「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研究員的報告得知,因莞香樹的汁液導管,要三十年以上才能發育完全,而若要結出上等沉香,又要一、二十年,沉香從植栽到取香,要花費兩代人的時光,在產量和質量均無法保證下,中國政府已經將之排除於「國家經濟作物」之外,今天大陸沈香的產銷,僅屬於個體經營。
據當地老人談及,往年祖家分產時,除了要分神位爐中的香火外,並有將大院中祖先立厝時種植的香樹伐下分香的習俗。而到外鄉外縣立新厝時,也要在院落中另植香樹視為「祖產」,待數十年或幾代人之後,再行祭祖分香,是以有規模的海南大家中,常有絕妙好香。 只不過如今好香價數倍於黃金,而且又有特殊的意義,都是天價,也就是不賣的意思。
莞香樹的上品,依其外觀澤色分為:綠棋、黃棋、白棋三種,其中綠棋比較多,黃棋其次,白棋最少而黑棋則極為罕見。綠棋為灰綠色,通體有香脂射腺細絲,初香清越、本香甜涼、尾香時轉為乳香味。 黃棋土黃色,有深棕色香脂射腺,初香甚短有濃郁香味,本香甜淡,尾香則轉為乳香。 白棋則白黃如牛油色,中有黃褐色香脂射腺細絲,初香如悠遠花草之香,極其優美,本香亦甜涼濃郁,尾香乳味迷人而持久。莞香樹亦產紫棋,但質量不如越南蜜香樹的好。 此外,雲、貴山區所產沈香,早在隋代就已大量使用於皇家宮中與貴族豪宅,一千五百多年下來,人跡所到之處恐怕已難以尋香了,不過仍偶有黑棋佳品出現,初香清涼,本香濃烈有一種苦澀雅緻的藥香味,尾香亦有乳香氣,十分耐人尋味,黑棋以中國南方山林中所產最佳,極品用指甲壓下都會出油,寮國和高棉亦產,但尚未見到高於中國南方的品級。